顯示包含「Labour Market」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Labour Market」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8-07-17

動畫裏的職場智慧

到了七月, 又是很多學生離開校園踏入社會工作的時候. 辦公室多了來訪的求職朋友.. 一般來說在本地正處於勞工短缺, 全球化的發展也提供了在境外覓職的可能性, 從而擴大了就業的機會,要找一份入門工作不太困難.人就會較為關注處理職場情況和將來的事業發展.

從書本或前輩我們會得到關於職場的一些忠告, 在這里想跟大家談談我從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得到的一些啟發. 在『千與千尋』中小女孩荻野千尋很辛苦才謀得在澡堂「油屋」一份工作, 主管湯婆婆把受她剝削工作不力的人, 都變成豬吃掉,為她工作的人會被她拿掉名字,如記不起來,就永遠脫不了她的控制, 沒名字, 掉了身份, 也沒有了自我. 故事中千尋突然發現, 她的名字己由“千尋” 被改為“千”, 而且會慢慢被人抹掉, 將变成一個沒名字的人. 在發覺她漸漸被偷去名字後, 她堅强地反抗, 而成熟起來.

遺失身份的故事, 在職場裡每天都在上演, 例如, 你的工作成果被上司所掠奪, 你做事他領功, 你永遠是個無人知曉的員工; 在職塲中為求自保不能不認同或加入小團體, 做了自己不願做的行為; 在生活壓力下, 慢慢忘記了或放棄了志向和熱情…現實的環境有一千種方法, 去侵蝕你的意志,偷掉你的名字, 使你忘了當初你是誰.

在「油屋」中, 還有一種『無面人』, 它們唱著寂寞的歌, 它們是孤獨的人, 什麼都想占有, 只知索取不知回報, 它們生活在自我封閉的世界中, 因為害怕失去, 所以對什麼喜歡的, 有利的都想佔有, 但在佔有之後, 卻更加被寂寞所包圍. 無疑職場是競爭的地方,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前途努力奮斗, 但這些目標是否只能用不擇手段, 只想不勞而獲, 自私自利的方法去獲得呢, 在現實職場中有很多這樣的『無面人』, 貪欲和無情只會給這些帶來更多的寂寞和孤獨. 他們是自己把工作環境造成一個殘酷冰冷空虛的世界.

宮崎駿在『千與千尋』對『工作』有很深刻的的觀察, 很多人都忽略了這部動畫真正的主題, 那就是在金錢物質的世俗中,如何去堅持自我. 得到生命的意義. 變成無名的人和無面的人都是可悲的. 在離開校園踏入工作現實社會時, 如何去保持自我, 不讓別人把你變成沒有名字的人, 堅持對他人的諴意, 對工作的熱愛, 才不會被空虛和貪欲的『無面人』所吞噬. 才會得到更充實有意義的事業發展.

在這驪歌高唱的季節, 很多同學將各奔前程進入社會工作.希望大家都能達到自己的理想, 最重要的是 -- 別遺失了你的身份. 也不要變成『無面人』.

2008-02-19

用SWOT分析法計劃事業發展

現時卑斯省失業率跌至三十年來低位, 基本上己是全民就業. 到處是勞工短缺之聲. 一般來說, 找工作不算困難, 但甚多是基本入行職位, 也有很多人還找不到自己專業的工作, 因此當上班了一段時間,有的人就會開始這麼想, 工作是有了, 但這是我的事業嗎?對很多人來說, 在這里糊口工作易找, 但發展事業則不敢奢望. 一般的求職協助側重於找工作的方法,對找一份工作肯定有效,但對於人生事業發展,還需要更長遠的眼光, 透澈的環境分析, 嚴密的策略.

所謂策略就是讓組織或個人,在競爭中佔優勢的一種科學或藝術, 它引導組織、個人走向更美好的未來,運用有限資源爭取最大的利益,用策略來改變遊戲規則.職場如戰場, 在這里我介紹一種SWOT分析法來幫助你策劃你的事業發展.

SWOT在商業上應用由來己久, 主要用於戰略研究与竟爭分析, SWOT 代表 強項(STRENGTHS), 弱點(WEAKNESSES), 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

強項(S)和 弱點(W)是內部環境因素, 是自身存在的積極和消極的因素;機會(O), 威脅 (T)是外在環境因素, 是外在環境對本人事業發展有直接影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透過這四個維度可助你對自身事業發展的內外環境和條件作全盤考慮, 策劃該採取的戰略措施.

內部優勢 (S) 可能是:擁有某種行業的技能, 學歷, 經驗; 經濟財政豐裕; 社會人脈廣闊; 家庭配偶支持;英語流利;等等….

內部弱點 (W) 可能是:必須立刻解決生活問題; 識人不多無人引薦; 英語書寫還可, 會話則不行;無本地經驗; 等等…

外部機會 (O) 可能是:所屬行業正在蓬勃發展; 上司賞識; 機構, 部門擴張; 競爭對手離職; 等等…

外部威脅 (T) 可能是:行業在萎縮中;公司將合併,裁員;新的競爭對手進入;負責的工作容易被取代;老板偏見; 等等…

每個人的SWOT 都會不同,拿出紙筆來, 現在就認真地寫下係你的SWOT, 你會更全面的看到你目前的處境, 再進一步的話, 你可以按照SWOT, 詢問你能信任的, 明白你或你的工作環境的人, 讓他們對你的SWOT提出他們的觀點, 你會驚訝現在你能對自己事業的發展能有如此全面的認識. 按照你的SWOT表, 你要做的事就是立刻採取行動:

發揮你的每一項強項!
改善,扭轉每一個弱點!
把握,利用每一個機會!
防禦,化解每一個威脅!

你應做的不止於此, 把SWOT列成矩陣, 你立刻可以看到以下有關你的形勢圖, 以及在每種處境下應採取的策略:


從圖所見,內部環境有S- 競爭優勢,W- 競爭劣勢。外部環境有 O- 機會, T- 威脅。內外環境結合會出現S-O, W-O, S-T, W-T,四種形勢. 你可衡量那一種形勢在你而言目前是主導形勢,

如你是在S-O則你有優勢且機會來臨,那你可能採取「發展, 進攻型戰略」,立則把握機會施展你的優勢,不讓機會溜走.

如果你現在的處境是在W-O, 即是, 雖有大好機會但你卻是在弱勢, 例如有好職位機會但是你是缺乏某種一些技能, 那你可能要採取「扭轉型戰略」, 利用種種資源, 爭取獲得有關技能去扭轉局勢;

要是你自身方面雖擁有強勢, 但察覺外在形勢有變, 如公司將倒閉,新競爭對手進入,那你可能要轉移目標, 利用優勢往外作更好發展, 無謂戀棧浪費時間. 這是近年來流行的所謂的藍海策略 - 當某一職位太多人競爭, 血流遍野把海也染紅, 不如趁著自身優勢另找一藍海去作更好的發展.這種S-T 處境,「多元化戰略」或是最佳策略.

最不利的處境, 就是W-T, 本身是競爭劣勢,再加上外來威脅, 例如本身尚無獨當一面技能,行內經驗不足,對手強悍,行業萎縮,與上司關係不佳. 然而W-T處境並非等如束手無策 - 當尚未有突破時機, 採取「防禦型戰略」, 步步為營, 不燥不怨, 只要不讓環境打垮, 生存就是勝利, 自強不息, 等待時機, 穩守突擊, 往長線著眼必然有發展的機會.

SWOT 是動態而非不變的, 四種因素時刻都在變化, 某一維度的轉變會影響到各維度的平衡, 從而引至策略的重新調整. 人生長河,如何能作無悔今生的事業發展, 需有長遠的視野. 策略的釐定也會因人而異, 每個人的基本需要層次不同, 野心,願望,條件,價值觀念也不同. 別人的意見經驗只能作參考.

2007-06-10

《加拿大就業致勝策略》


我和黃正心合著的新書出版了, 以下是一些介紹:


《加拿大就業致勝策略》
(Career Success in Canada)


新移民初抵加拿大,他們該如何去找工作?在本地要面試成功,有哪些竅門?進入職場後,又有可能遇到哪些問題?甚至正在職場中打滾求存的朋友,在擇業、轉職、創職、轉換職場上,又有誰可以作他們的導師?


這本新書乃特別為以上的人士而編製,藉此幫助讀者減輕在職場打滾的痛苦,同時讓他們少走許多冤枉路,早日踏上成功之途。


兩位作者馬應克先生及黃正心先生俱是中僑專業培訓學院的資深就業輔導專才,曾協助無數的求職者找到工作,甚至發展事業。


新書共分六章,包括:「加拿大的就業環境和制度」、「加拿大的就業服務模式」、「加拿大求職策略」、「在加拿大職場中生存和發展」、「就業服務的理論基礎」及「享受工作與優質生活」,內容十分豐富。另附實用求職參考資料,讓讀者垂手便可獲得有用的職場資訊,更早獲致事業成功。

每本訂價加幣 $15.00
中僑出版部 , 地址: 28 West Pender Street , Vancouver , BC , Canada, V6B 1R6

電話: 604-408-7269 , 傳真:604-408-7259

2006-10-28

逆境求存的新法

求職者最大的煩惱是來到加拿大以後,發覺以前的一套待人處事的思想方法完全行不通。本地產業結構改變, 經濟衰退不易找工作。別說終身事業,在這里連找一份長一點的工也不易。其實,現時整個北美洲都處於一個不穩定的環境,舊的工種消失,新的不斷湧現。適者生存,在這不穩定的年代中,只有新的應變方法才可以免於淘汰。 在這一方面,茲勒 (Gellat) 在他的 「創意決策方法」 (Creative Decision Making) 提出了應付這不明朗社會環境的方法。

茲勒的主要論點是:我們必很秉持”積極不確定” (Postive Uncertainty)的態度: 創意、彈性, , 樂觀精神和幻想力, 是克服未來的最有效工具。他認為凡事都不必太清楚, 我們一樣可以用「混沌理論」 和 「模糊邏輯」 來找工作和發展事業。 要能看到大形勢,更要從小處做起。我們要能「看到森林而去種樹木」, (see the forest and plant the tree); 「放眼全體而局部行動」. (Think global, act local) 。

茲勒認為有些自小養成的信念必須改變: 例如 (一) 以前是「眼見的才信」 (seeing is believing), 必須改為「我相信、所以我能看到」(believing is seeing) ; (二) 由「知道」 改為「學習」, 如果已「知道了」 那就沒有「不知」, 也下必去尋求,這是很危險的,不斷學習, 才是正確態度; (三) 由「二者只能取其一」, 改為「兩者皆可」, 甚或「樣樣都可試」。 不必煩惱入行電腦還是藝術,做個電腦藝術家也無下可。 一人同時幾種身份,例如:『會計 - 音樂家 - 侍應』 集於一身的情形,將非常普遍。 (四) 「由未來所牽引」, 代替「被過去推動」 - 不要被過去經驗束縛。

求職者的態度應該是: (一), 開放學習,樣樣都可試; (二), 保持適當的平衡,例如,找工作要集中目標但也要有彈性,要實在但也可妙想天開。(三), 運用創意. (四), 合群。他尤其是鼓吹所謂「矛盾理論」, (paradoxical principals), 當中最重要的幾項是:(一), 對你想要的東西,目標應該集中但又是可變的,目標定得太死,則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目標也不必先定,在過程中漸漸自會出現; (二), 要曉得你知道些什麼,但又要提防你的所知其實阻礙你的決定. (三), 要客觀但又要樂觀。(四), 要腳踏實地但又要妙想天開!

不按常理辦事, 有時會有意外收穫!

2006-10-23

就業起步點


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 找尋適合工作, 認識自我是最重要的. 自我評估有很多種方法.先前介紹過HOLLAND 的SDS , 是找尋與自己特質最匹配工作的一種方法; 而SUPER 的 職業發展成熟理論, 是幫助我們明白, 在人生的某一階段, 我們應擁有怎樣的成熟度 才能達到當時的要求。在我們找工作的某一時期,我們也會問,我現在究竟身在何處,我需要些甚么才能更地找到工作呢?加拿大卑詩省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諾曼.亞曼遜 (Norm Amundson) 教授提出了『起步點』的理論:

諾曼教授認為求職者的求職問題, 主要有五種:
1. 我不知道我是否己準備妥當可以開始?
2. 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麼工作?
3. 我沒有這種技能?
4. 我嘗試找工作但總找不到.
5. 我總是似乎沒份工做得久.
這五個問題, 其實就是求職困難的五大範疇, 諾曼教授稱它們為”路障” (ROADBLOCKS), 而這五個路障, 其實都有其解救的方法(STOVERS). 他形容求職者就像旅人在路上, 踫到路障, 就要停下一會找尋解決方法, 而這對應的五種方法, 分別為;
1. 找尋資源 – 如果未能準備好覓職, 那就要找社會資源支援, 使能全心去覓職.
2. 職業探索 – 了解各職?, 選擇行業
3. 增強技能 – 學習所需技能, 方便入職
4. 增強求職技巧
5. 增強在職求生能力

這一覓職旅途, 就如右圖:

求職者可按照圖示自我評估目前面對的問題,他可以作自我評估, 也可以詢問家人,朋友, 或尋求職業輔導員來協助評估的強. 當界定了路障ROADBLOCKS之後, 就可以按照 STOPOVER 去改善自己了.

諾曼教授又指出, 旅人在路途上並不是一無所有的, 他挽有一皮箱的寶物 (ASSETS!), 能?幫助他更好地排除路障. 這一箱子的寶物包括你以往的技能; 個人的特質); 以往的工作和志工經驗; 教育背景; 個人價值觀; 和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援, 我們也要好好評估自己擁有多少寶物而加以應用. 這些都能使你到達目的地 – 找到工作!

2006-06-04

亞太門戶策略帶動卑詩省勞工市場

(2006年卑詩省勞工市場前景 –訪問中僑就業服務總監 馬應克
明報2006.4.15 星期六周刊 施家麗 文)


據早前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針對新移民就業情況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加拿大各大城市中,溫哥華是其中一個最難找工作的城市,新移民抵塢半年後找到工作的比率只有42%, 低於全國平均50%的比率。然而,就卑詩省省督坎帕諾蘿(Iona Campagnolo)於今年二月宣讀的施政報告其中一重點指出,承諾繼續亞太門戶策略(Pacific Gateway), 擴展卑詩省貿易及冬季奧運效應持續,大型基建工程相繼動工,市場預期,卑詩省的就業情況將持續好轉,尤以零售業、旅遊業、建築業、運輸業、批發業和教育文化,在末來三至五年內,吸納最多人才。


就業前景樂觀

中僑互助會就業總監馬應克表示,不論從政府公布的數字或實際接觸的情況看,現階段卑詩省及溫哥華的就業前景形勢大好。從數字上看,三月分加拿大統計局的Labour Force Survey公布,卑詩省三月分的失業率只有4,4%,是三十年來新低。二零零六年三月分新增的職位達13,000個, 就業率較過去一年上升4.0%,主要集中在建築業`零售及批發貿易`資訊、文化和娛樂。據Service Canada Administrative Data數字看到,二零零五年第三季領取失業救濟金宗數是過去四年的最低位,只有30,400宗,較二零零四年同期減少近7,000宗.

另外, 據人力資源服務公司(Manpower)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末來十年,人才短缺危機會席捲全球,其中加拿大排第二,人才短缺比率為66%。墨西哥居於首位, 有78%僱主聲稱, 難覓到合適人才填補現在該地的職位空缺;日本排第三, 比率為58%。

從實際情況而言, 經中僑互助會協助?工的個案中亦發現,?工較以往容易。

建築業對勞工需求極大

馬應克指出, 卑詩省一向以服務性行業為主,相信服務性質的行業,在未來數年表現最突出,其中包括建築業、貿易及教育文化。他解釋,建築業分住宅類及非住宅類建築。住宅市場在未來數年會否持續向好,現階段難以評估,市場潛在出現短期波動的機會,但與住宅相關的行業如屋項工程、電器技工及維修保養等工種,對勞工需求量依然高企

非住宅類建築行業方面, 除了冬季?運會的基建工程外,亞太門戶策略牽涉鹿大的基建項目發展,對勞工非常渴求。據BC Construction Sector Council預計, 末來八年,隨著旅遊業和零售業暢旺,市場對酒店或商鋪需求量上升,非住宅建築業將提供大量職位。

據Vancouver Regional Construction Association數據公布,由現在起至二零一二年,於低陸平原進行的工程項目金額達72o億元,當中包括:

一溫哥華機場擴展工程,金額達14億元。
一冬季奧運會相關建築項目,涉及金額7億元。
一卑詩大學設施擴建工程,金額達e億元。
一溫哥華港口(Vancouver Port)及三角洲港口(Delta Port)擴展

除了上述的主要工程外,卑詩省還有其他中小型建築項目進行,建築業對勞工需求很大, 馬應克稱, 建築業是帶動勞工市場的主力。

教育文化, 醫療人才需求增加

據R.Kunin & Associates 的‘'2010 Winter Games Labour Demand Analysis”報告預計,由二零零三年至二零一五年間,醫療衛生的新增職位達二114,643個,教育界的新增職位達57,533個。馬應克解釋, 醫療界新增職位增加,是因為人口老化問題出現及市民對生活質素要求提高,對醫療服務需求增加。

教育文化方面,馬應克指出,隨羞加國與亞洲國家關係愈趨密切;亞太門戶策略發展因素’市場對懂得雙邊貿易、經濟、文化和法律等有認識的專才職位增加,因而造就了學生文化交流、加國學校向亞洲地區擴展和招攬學生的情況。他表示,由於亞太門戶策略是一個長遠的發展計劃,因此,與教育培訓工作相關的行業,將有很大的發展潛能。


亞太門戶策略提高移民就業機會

據加拿大統計局於今年初針對新移民就業情況的一項調查發現,有50%的新移民抵達加拿大半年後才能找到工作,當中溫哥華是其中一個最難找到工作的城市,新移民抵?半年後才能找到工作的比率只有42%,是加國主要城市中第二最低位。

被問及亞太門戶策略對卑詩省勞工市場造成何種結構性轉變? 馬應克表示,亞太門戶策略奠定加國向亞洲太平洋地區發展方向,市場需要吸納大量懂得雙邊知識和聯系的人才。正因為移居加國的移民大部分也來自亞洲國家,他們對原居地的文化知識、網絡聯系等有一定的認識,亞太門戶策略增加了亞洲各族裔移民的就業機會。據移民部公布最新抵塢移民人數指出,在二零零五年首三季中國移民熱有重新升溫的趨勢,每季有10%的增長, 到了第三季升幅更接近20%,首三季移民人敦累積總數達33,688人。其餘前三名移民來加拿大的國家還包括印度、菲律寅和巴基斯坦。

此外,馬應克稱,亞洲地區如中國、印度、韓國和香港等經濟發展迅速,每年貿易額持續上升,加拿大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每年均有增長,據Business Council of British Columbia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現時卑詩省出口往中國的貿易量較一九九三年上升400%。在二零零四年,卑詩省入口中國貨品也上升18%。相信隨著加國與太平洋地區關係愈趨密切,旅遊業和教育文化人才需求也愈趨緊張。而為配合亞太門戶策略發展而興建的基建工程,屬於具有長期經濟效能的工具,對卑詩省經濟發展有重大幫助,相信卑詩省經濟發展前景非常樂觀。馬應克強調,亞太門戶計劃是卑詩省經濟發展的一支強心針。

另方面,據Business Council of British Columbia研究報告指出,由現在至二零一零年,影響著卑詩省經濟發展有多個主要因素,包括亞太門戶策略、技術勞工短缺、移民對人口和勞工市場影響、建築業興旺及高技術行業再度蓬勃.

2006-05-07

『全民就業』下覓職者的準備

踏入零六年, 卑詩省經濟欣欣向榮.三月份就有一萬三千職位增加. 使失業率跌到三十年來最低點的4.4%. 到處都是找不到工人的消息. 有評論甚至指出卑詩現時己踏入『全民就業』時期.

這實在令人豉舞 - 更多人可以解決生活問題,開展事業. 然而大好形勢是否使每個人都得益? 仍需視他們是否充份準備,在還是激烈競爭的求職市場中勝出. 了解形勢而去作個人調整是很重要的.

今年四月卑詩省技能會議在溫哥華召開, 該會議由卑詩省總商會主催, 與會者包括加拿大經濟學家羅沙琳·庫寧博士, 省教育廳, 各大學院校, 人力資源專家, 工業訓練局, 就業服務機構, 工商業代表等, 對目前卑詩省勞工供求和技能訓練情況討論對策.內容包括:經濟前景, 勞工人口供求, 勞工的來源和挽留,以及如何吸引原住民和移民進入勞動市場.

去年卑詩省就業率升了百分之四,一共增加了八萬五千職位. 是各省之冠. 經濟的蓬勃和人口老化造成嚴重的勞工短缺, 現時各行業都出現人力不足, 有三分一公司對填補職位空缺有困難, 最缺勞工的行業是建築業, 製造業, 食品和住宿, 高科技和商務行業. 與會者指出解決人材荒對策應包括:

1. 盡可能爭取,保留新僱員,和提高他們的技能;
2. 盡可能考慮採用非傳統的勞工來源;
3. 嘗試用機械設備代替人乎手, 外判;
4. 考慮盡量挽留嬰兒潮將退休人士.

其他勞工來源如原住民, 婦女和青少年也日益重要.移民是填補人材缺乏的最主要來源, 然而其他國家也在爭取移民人材, 亞伯特省經濟蓬勃也吸引了不少本地勞工. 而國際移民也有一些問題, 與會者指出:

1. 年輕的男技術移民多不欲留在加拿大;
2, 有三分一, 25-45歲移民在抵塢後二十年內離開加拿大;
3. 其中超過一半在首年己離開加拿大;
4. 其中又以商業和技術類別移民者居多.

新移民勞工的文化適應, 語言溝通, 對加拿大職場的了解, 也使僱主擔心. 有人還顧慮到景氣循環.擔心不景氣會重現 - 現時大量發展勞動人口, 到時可能就是要處理大量的失業人口…

現時經濟蓬勃是覓職良機, 但得到一份職位不是必然的, 仍須自己去爭取. 卑詩總商會做過一份僱主對僱員的期望, 值得大家參考:

首五項僱主希望僱員的特質是1. 誠實; 2. 負責任; 3. 高水準的表現;4. 熱誠; 5.顧客為上的態度;

在技能方面, 他們希望僱員有: 1. 人際關係技巧; 2. 領導能力; 3. 團隊精神; 4. 講,聽能力; 5. 解決問題能力.

天助自助者. 覓職者應好好去準備和調整, 把握機運.才能在這全民就業的環境下成功.

2005-05-19

就業觀念的全盤改變

現時香港, 中國等都像加拿大一樣, 面對失業和工人下崗的問題, 而全球性的就業趨勢, 例如日本的” 終身雇佣制”, 中國的” 鐵飯碗”, 我們所追求的從一而終的就業理想, 都趨而崩潰. 很多以往所謂” 非正式就業” 的就業形式, 在現時己成為主流, 很多國家也己把自謀臨時工等統計為就業. 在現時的情?下, 我們需要具有新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這是我們經常提出的" Paradigm Change".


如何使更多人更好的找到工作己不是加拿大獨自面對的困境. 近年來, 香港, 中國到此地考察取經的越來越多了. 中國近年面對大量工人下崗問題, 對於就業培訓己在急起直追, 他們也開始提出不少方法和觀點. 手頭上有一本湖北人民出版社關於” 隱形就業” 小書, 討論到” 窮則思變, 傳統就業觀難以為繼”: 提出一些必須具有的新就業觀念, 很值得在加拿大的求職人士借鏡:

1.市場觀念 - 勞動者要主動在勞工市場中尋找就業機會, 必須打破原先那種” 坐, 等, 靠” 的就業意識.

2.主體和競爭意識 - 勞動者通過自身不斷的學習和努力, 抓住產業結構、 職業結構大調整所帶來的職業再選擇的機遇, 掌握競爭擇業主動權並取得競爭擇業的勝利.

3.創業觀念 - 在新經濟系統中, 新行業, 新產品, 新經營理念, 新思路, 新觀念層出不窮, 有膽識, 精明的勞動者可以自謀職業走自主創業之路.

4.效益觀念 - 求職者必須把擇業的和效益比較. 擇業的成本包括找工作的勞動時間和金錢投入, 以及用於培訓費用的投入. 例如一求職者認為他找不到工作是因為英文不好, 於是準備用兩年時間去學好英文再找工作. 在這里他就必須考慮在這兩年中用去的勞動時間和費用, 以及兩年後是否就可以找到工作的成本和效益.

5.風險意識 - 在市場經濟必然存有風險. 例如工作消失, 生活不安全感, 心理波動, 等. 求職者必須勇於承擔在擇業過程中的各种風險, 另一方面也要爭取風險最小化.

6.流動意識 - 在美國勞動者一生的轉職平均為7至12次. 職業的流動顯示工作的不穩定和收入的不確定性, 勞動者即使不喜歡但也要努力適應和接受這一机制的調節.

7.超前意識 - 新興職業源源不斷出現, 求職者要有” 七十二行” 外的職業敏感性, 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先人一步去從事新行業.

8.非正規就業” 應被承認為正式就業形式 - 求職者在追求” 全時間長期聘用” 的工作外, 應勇於接受和從事非正規就業的行業.

這些觀念, 完全適用於現時加拿大的就業環境. 在這個洞察先机者生存, 適應者生存的年代. 傳統就業觀念的改變會使我們更有效地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