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8

和平紀念日與和平教育


七月我往歐洲旅行, 在法國諾曼第奧瑪哈海灘, 重溫二次大戰盟軍登陸歷史, 回味電影碧血長天, 雷霆救兵所描繪盟軍搶灘的慘烈情景. 其後又參觀了比利時耶柏斯第一次大戰戰場, 憑吊加拿大中校約翰麥凱. John McCrae. 今年是他寫下In Flanders’ Fields一詩的九十週年. 也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毒氣大量殺人的九十週年.

每年加拿大和平紀念日, 我們都在胸前插上罌粟花, 學校里小朋友都唱起 In Flanders’ Fields, 就是因他而起:

...芬達斯戰地上罌粟花燦爛地盛開,
一排, 一排, 在十字架中間….
這是我們的最後歸宿,
天上雲雀仍在歌唱,
下面聽到是槍炮的驚恐...

…我們是已死的人了,
幾天前我們還生活著,
迎著晨曦,看著落日,
愛著,也被愛著,
現在, 我們埋在芬達斯戰場…』

附近的戰爭紀念館, 收藏的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帝王將領的偉業, 不是犀利殺人武器, 而是數百個普通人民對這次戰事的目擊記錄:日記, 速寫, 家書, 相片, 其中包括了我們熟悉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的事件, 當時盟軍和德軍在寒冬對峙, 在聖誕節當夜『…德軍戰壕亮起燈, 像一排排戲院裡通道的小燈, 戰地裡響起了聖誕歌, 雙方士兵們都放下武器走出戰壕, 走到敵軍陣地, 他們互相擁抱, 握手, 交換香煙, 鈕扣. 互相敬酒….』幾小時後他們各自回到自己的陣地, 機關槍聲又再響起, 雙方士兵又爬出戰壕, 用剌刀, 子彈, 毒氣, 把對方殺死.

我們要問, 這是為了什么? 當然, 我們知道人類歷史就是一部『相斫史』. 為了資源, 為了生存, 人類互相掠奪, 但戰爭也是來自個人, 國家的野心, 英雄主義, 民族優越思想, 國際間的欺凌, 如果把貪婪, 自大, 欺凌的人為因素去掉, 我們應有更多的和平日子. 現在很多大學都有和平教育, 和平策略研究課程的設立, 我想, 要是有更多的像這樣以人民的觀點去看戰爭的紀念館, 應是一種更有效的和平教育吧.

2005年7月29日, 法國諾曼第

2006-11-05

現實治療法在職業輔導的應用

職業輔導是一種很腳踏實地的過程和服務, 因為它的輔導目標是非常明確和要求快見效: 失業者要找到工作以養家生存, 轉職者要重定方向再次上路, 對求助者來說, 這就是他最迫切要解决的當前急務.

輔導員在協助過程會運用不同的輔導理論和技術, 這些是視乎該輔導員本人對人性的觀點, 價值取向, 個人風格, 對輔導技巧的掌握程度, 當然最重要是他所用的方法的有效度. 在五花八門的各種學派中, 除了當事人中心治療法之外, 我最喜歡和常用的就是現實治療法.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以求助者為主體 使求助者體驗到對生命的真誠和協調, 得到內省洞察從而採取行動. 但這治療法以非指導 (non-directive) 為主, 在急切觧決問題的環境時, 則嫌未能直接解决問題. 現實治療法一方面强調對人的尊重, 正義和責任感, 但一方面採取了行為學派的方法, 强調行動的重要性, 在職業輔導的目標下, 是一種非常有實效的方法.

現實治療法的效能, 是來自它强調當下, 糾纏在過去, 或强調環境因素, 它以當事人為第一角度, 要當事人不能迴避, 直接去看問題, 簡單地說, 它只問幾個重要直指本心的問題:

1. 你覺得你現在面對的是甚麽問題?
2. 你用了甚麽方法去解决這問題?
3. 你認為你用的方法 (行為) 是否有幫助, 對解决這問題有好處?
4. 如”不是”的話, 那你要怎樣改變現在的行為模式? 要用什么新的方式?

這些是令人震撼, 把人迫向墙角的問題. 第一第二問題是要當事人現實地, 嚴肅, 認真地去反省和界定問題和在其中自己的角色, 第三條問題是決定性的, 其意義是 “如答案是是, 那根本就沒問題, 因此也無輔導必要, 可以停止.”但我們都知道大多數的答案會”不是”, 不然當事人也不會來求助. 這就是說, 當事人一直的方法都不通, 如不改變自己的做事方式, 那問題只會繼續下去. 這樣當事人會更主動去去改變自己一向的行為模式, 以圖改變目前困境, 而進一步的輔導工作, 如了解資源, 改享行為, 學習鶉的方法, 等等, 就可開始進行而達到輔導的目的.

威廉加薩 (William Glasser) 這套現實治療法源自他早年在兒童院處理問題少年的經驗, 由於方法直接易見效, 很普遍地應用在學校, 兒童院, 婚姻輔導, 危機處理, 康復服務, 家庭治療, 等場合, 而職業輔導雖有小量的事業發展的長期目標, 大多數還是在解決目前的工作問題, 所以現實治療法也很合用.

威廉加薩的理論, 主要來自控制論 (control theory), 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能够控制其環境的動機和需要, 而他們的一生中一個最重要的心理需要就是確立自己一個”身份”(identity). 但在環境和成長過程中, 人會向兩個方向發展, 就是”成功的身份”(success identity)- 自信, 積極, 自我認同, 樂觀, 而有人會變成”失敗的身份” (failure identity) – 自卑, 消極, 悲觀, 不能接受自己. 輔導的目標是要把當事人從”失敗的身份”轉變成”成功的身份”, 而這需要這個能”愛人且被人所愛” (able to love and be loved). 現實治療法的集中點是在當事人能够且願意, (willing and able)在其現實處境中去改變他們的行為去達到解決問題增加成功自認的目標.

現實治療法的過程, 輔導員是一位老師或榜樣, 運用大量的教導方法和技術, 去教導當事人有關 3R: 現實 (reality); 責任 (responsibility), 和對錯(right and wrong) , 使當事人學到更好的方法去避免以往的問題和面對來來. 這方法還在不斷地改良和進步中, 有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研讀威廉加薩的著作: Reality Therapy, 1965; The Identity Society, 1972 ;Schools Without Failure, 1975 ;Positive Addiction, 1976; Control Theory, 1985; Control Theory in the Practice of Reality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