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5

人生下半場

温哥華太陽報在2006年12月2日有這麼一則非常顯眼的標題: 『甚麼都行只是不想退休!』 報導了很多年齡在七十至八十歲, 但還在職塲上非常活躍的人士. 報導說對這些人來說, 收入己不是最重要的, 他們要的是要繼續能作出貢獻, 做有用的人,工作使他們繼續接觸人和事, 保持在社會上活躍. 12月25日台灣的《今周刋》有一篇特稿是寫政大商學院教授吳靜吉的, 文章對他的描述是”年近七十, 看起來就像四十歲…活力充沛, 童心未泯..”

醫學發達,生活環境改善, 使人類更健康, 壽命都延長了, 八十歲的人, 等於以前的五十歲. 科技的發達更改變了工作的方式, 交通, 通訊的發達使工作者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工作. 更多的工作已不是靠體力, 而是知識, 五十到八十這段時間, 正是人生的黃金歲月, 經過了年輕時的磨練, 這時期是一生中最有技能, 知識, 己積累了職業上所需的銳智, 人脈, 洞察力. 這是人生的高峰, 是個人, 公司, 社会最有貢獻的時期.

但在我們社会上的觀念, 是六十五歲, 太老了, 要退下來, 退休了. 好命的, 六十歲就該退休, 不需工作, 銀行財務公司都在鼓吹”五十五, 自由身!” (Freedom Fifty-Five!) 电視廣告每天轟炸著每個人的是”提早退休, 擺脫地獄般的工作間, 到有陽光, 海灘, 棕櫚樹天堂般的地方, 享受人生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我見過一個剛獲得第一份工作的女孩子在發愁, 原因是, 還要過三十多年她才能退休!

現在科學昌明, 平均壽命達到九十歲, 要是六十歲退休的話. 剩下那漫長的三十年要怎樣熬過. 有人指現代人七八十歲等於古人的五十歲. 以前五十多歲的女士己被形容半百老嫗, 現在女士在這個年紀卻是風華正茂, 五六十歲才是人生巔峯,瓦爾特. 博兹 在他的”敢活一百歲”書中就這麼說. “(這個年紀的人)…有多方面的優勢, 他們的才智能力經驗都比年輕人强, 處理間題時更老練, 更能抓住重點.” 要是退休對自己對社會都是一個損失.

現在年齡在四五十年歲的人, 要是目標是要在六十歲或更早離開職場的話, 那剩下的十年八年的确是時日無多, 如在這時仍是失意的那更無翻身之日. 在當今的科技和醫學進步的情形下, 如果我們還是熱愛工作的, 我們可以把留在職場 (無論是甚麼形式)的時間 定在八十歲, 那麽剩下的時間就有三十年了, 那是多麽長的時間, 還有這麼多的事等著我們去做! 我們在大學畢業進入職場, 到五十歲時也只不過是二,三十年時間, 而在五十歲到八十歲, 其實也有三十年時間,這段時間無論在經驗, 人生閱歷, 智慧, 人脈都要比初出道在社會上的跌跌撞撞時更優勝. 在這段時間, 我們應該有更好的成就.

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到五十歲這段時間, 好比球賽的上半場; 五十歲到八十歲這段時間, 就是球賽的下半塲, 而下半場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時刻! 關鍵就在:如何去準備這人生下半塲? 查理士. 漢迪(Charles Handy)在他的《弔詭的年代》(The Age of Paradox)一書中提出「S型曲線」(Sigmoid Curve)概念,


那就是, 大部分人的人生只有一條曲線, 慢慢上昇到中年期然後急劇下降進入退休期, 但我們最好在第一條曲線(我們的第一職塲生涯)還在上升時, 最遲也要在它下降之前, 就開始了另一條新的曲線(我們的新的職塲生涯,) 不斷成長的秘訣, 就是在第一條曲線走下坡之前, 開始一條新的曲線 開始第二條曲線的最好時機是在A點, 在這A點, 我們有時間, 資源和精力去探索和準備第二條曲線. 當然, 在兩條曲線在同時進行的時候, 那就是A 點與 B 點之問, 我們會辛苦一點. 但凡事都必須有所付出的.

在第一曲線已達頂點而不自知是相當危險的, 因為走下坡的日子將到來. 怎樣能同時去發展兩條曲線呢? 這需要我們有洞察力,勇氣,堅忍,勤奮,保持對人生和工作的熱忱和激情. 如何去在中年以後仍保持這種對生活和工作的激情呢?(Bob Thomas)在他的一篇文章 『永保青春: 蛻變中的領導者的赤子態(Neoteny) 和其他特質』 [3], 提出了NEOTENY 這個概念, Neoteny是動物學術語, 是指人在成年之後還能保持幼時的特性。保持著年輕時的美好品質: 好奇, 活潑,熱忱,無畏,熱情,精力充沛。他有一本叫『極客與怪傑』(Geeks and Geezers)的書, 其中訪問了二十位已经60歲以上但仍活躍的傑出商界領袖, 這些人特質是不被時間和嵗月所擊垮,他們都有过至少一次生命中極困難艱苦的時刻, 鲍勃. 湯瑪士形容是“熔爐”(Crucible)的經歷,但這熔炉是他們的機會, 考驗。是激發他們的才能的關鍵時刻.

求職者也面對著人生的困境. 中年的專業技術移民不也是在“熔爐”之中? 他們面對人生三重危機: 1. 移民, 連根拔起到異國生存的壓力; 2. 中年危機, 年華漸逝時日無多, 能否達到成功人生的目標的焦慮; 3. 全球職塲的变化, 工作非標準化的衝擊. 所面對壓力是何等沉重. 但如果我們好好調整心態和視野, 保持著年輕的熱情, 讓熔爐把我們磨鍊得脫胎換骨, 勇敢地去面對挑戰,創造未來。主動地處理這人生的轉折點,我們會在未來的三十年中, 活出更精彩的人生的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