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觀念的全盤改變
現時香港, 中國等都像加拿大一樣, 面對失業和工人下崗的問題, 而全球性的就業趨勢, 例如日本的” 終身雇佣制”, 中國的” 鐵飯碗”, 我們所追求的從一而終的就業理想, 都趨而崩潰. 很多以往所謂” 非正式就業” 的就業形式, 在現時己成為主流, 很多國家也己把自謀臨時工等統計為就業. 在現時的情?下, 我們需要具有新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這是我們經常提出的" Paradigm Change".
如何使更多人更好的找到工作己不是加拿大獨自面對的困境. 近年來, 香港, 中國到此地考察取經的越來越多了. 中國近年面對大量工人下崗問題, 對於就業培訓己在急起直追, 他們也開始提出不少方法和觀點. 手頭上有一本湖北人民出版社關於” 隱形就業” 小書, 討論到” 窮則思變, 傳統就業觀難以為繼”: 提出一些必須具有的新就業觀念, 很值得在加拿大的求職人士借鏡:
1.市場觀念 - 勞動者要主動在勞工市場中尋找就業機會, 必須打破原先那種” 坐, 等, 靠” 的就業意識.
2.主體和競爭意識 - 勞動者通過自身不斷的學習和努力, 抓住產業結構、 職業結構大調整所帶來的職業再選擇的機遇, 掌握競爭擇業主動權並取得競爭擇業的勝利.
3.創業觀念 - 在新經濟系統中, 新行業, 新產品, 新經營理念, 新思路, 新觀念層出不窮, 有膽識, 精明的勞動者可以自謀職業走自主創業之路.
4.效益觀念 - 求職者必須把擇業的和效益比較. 擇業的成本包括找工作的勞動時間和金錢投入, 以及用於培訓費用的投入. 例如一求職者認為他找不到工作是因為英文不好, 於是準備用兩年時間去學好英文再找工作. 在這里他就必須考慮在這兩年中用去的勞動時間和費用, 以及兩年後是否就可以找到工作的成本和效益.
5.風險意識 - 在市場經濟必然存有風險. 例如工作消失, 生活不安全感, 心理波動, 等. 求職者必須勇於承擔在擇業過程中的各种風險, 另一方面也要爭取風險最小化.
6.流動意識 - 在美國勞動者一生的轉職平均為7至12次. 職業的流動顯示工作的不穩定和收入的不確定性, 勞動者即使不喜歡但也要努力適應和接受這一机制的調節.
7.超前意識 - 新興職業源源不斷出現, 求職者要有” 七十二行” 外的職業敏感性, 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先人一步去從事新行業.
8.非正規就業” 應被承認為正式就業形式 - 求職者在追求” 全時間長期聘用” 的工作外, 應勇於接受和從事非正規就業的行業.
這些觀念, 完全適用於現時加拿大的就業環境. 在這個洞察先机者生存, 適應者生存的年代. 傳統就業觀念的改變會使我們更有效地找到工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